分解对象
有机化合物, PM2.5微粒 , 微生物(过敏源 ),细菌病毒, 甲醛,VOC
适用场所
家庭居住场所——住宅,商务场所——办公室,会议室,公共场所,医院,娱乐场所,工业污染场所,车内等
适用人群
人群对室内公共场所空气的需求;
咽喉炎患者对空气的需求;
哮喘患者对空气的需求;
虚症病人对空气的需求(呼吸道感染);
睡眠者对空气的需求;
某些过敏性皮炎患者对空气的需求;
患者对公共病房空气的需求;
烧伤病者对空气的需求
关注健康,从空气开始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中心曾经公布一项数据,人类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最多可以生存37天;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可以生存3天,而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只能存活3分钟。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影响寿命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在这些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饮食和生活习惯。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员的数据来看,长久以来,人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空气。
68%疾病造成原因—室内空气污染
日常生活中,我们平均每天90%的时间带在室内,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量达15-20立方米,而每年全国因室内空气污染致病死亡的人数已达到11.万人,每天大约是300人。
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装修污染 70%以上的室内装修存在污染现象
目前68%的疾病都是由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据调查显示全国每年因装修引发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人数中,其中有100多万5岁以下的儿童。白血病、肺癌、婴儿畸形、这些可怕的疾病,均由室内空气污染所造成。北京市环保检测机构对一些家庭儿童房间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的果显示,这些儿童房内空气有毒物质全部超标,有的房间甲醛含量超过标准值的近7倍。
对于装修污染源,消费者的认知度还不高
大部分消费者表示会通过嗅觉来判断家居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但是对于大部分细微颗粒物(空气1立方米、微米、纳米克)在没有感到异味、不知情的生活情况下,伴随着呼吸进入人体,因此产生各种对健康的影响。一般来说,慢性中毒很难被人们发现,所以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当危害、中毒症状转变成病变时人体才有一定反应。目前市场上治理产品也越来越多,但真正有效的治理产品却屈指可数。
您有没有因为住进新建房屋、或是装修房屋后而出现眼睛刺痛、头痛、恶心的情况呢?
建造房屋时所使用的建材中使用着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在挥发后会产出各种挥发性有害有机化合物(如甲醛,甲苯等)。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吸进这些物质,导致不良建筑综合症的病发。
甲醛 ・・・・・ 刺激眼睛・喉咙,致癌性(白血病)
甲苯 ・・・・・・・・・・・ 头疼,疲劳,心律不齐
二甲苯 ・・・・・・・・・・・ 头痛,失眠
日本厚生劳动省规定的化学物质及其用途
(2)甲苯 C6H5CH3 黏合剂・塗料
(3)二甲苯 C6H4(CH)2 黏合剂・塗料
(4)对二氯苯 C6H4Cl2 防虫剂・芳香剂
(5)乙苯 C6H5CH2CH3 黏合剂・塗料
(6)苯乙烯 C6H5CH:CH2 樹脂
(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润剂) C16H22O4 黏合剂・涂料
(8)毒死蜱 C9H11Cl3NO3PS 防蚁剂
(9)十四肽 C14H30 灯油・涂料的溶剂
(10)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酯) C6H4(CO2C8H17)2 增塑剂(可塑剂)
(11)二嗪农 C12H21N2O3PS 杀虫剂
(12)乙醛 C2H4O 黏合剂・防腐剂
(13)环吡酮 C12H17NO2 防蚁剂
随着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注,车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也成为“汽车一族”关注的焦点。依据2004年中国工程学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和北京交通广播电台共同主办的“中国首次汽车环境污染情调查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92.28%的调查车辆存在不同程度的车内环境污染,在接受调查的1175辆新车中,81.6%的被调查新车内甲醛、苯含量相当高。专家指出,汽车业应定期监测车内空气质量。在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病毒、以及氨、碱等有害物质的车内,会导致乘坐人头晕、恶心、打喷嚏甚至诱发更严重的疾病。
上述污染外,车内的甲醛污染尤为突出。
什么是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也称为。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只是地球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但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大,且是阴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PM2..5对人体的危害
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 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不足人类头发丝的1/2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能将室内花粉、室内粉尘(粉尘、尘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醛、甲苯)等分解掉的空气战略,当然也能将PM2.5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有机挥发性化合物彻底分解。